大公报:南阳中医药资源丰 出海可借港“东风”
发布时间:2024-03-05来源:大公报

  精彩中原网讯 中医药学的圣地在南阳,但中医药的影响却远播四方。在距离南阳千里之外的香港,年轻的区成辉恪守着“中医祖训”,用“一味汤方济苍生”的情怀,敦行着一个医者的仁术与爱心。

  南阳拥有非常好的中医药基础,而香港中医药发展却受制于中药资源的质量问题,双方合作空间广阔。图为香港深水埗一家中医诊所。中通社

  【大公中原网讯】大公报3月2日报道:中医药学的圣地在南阳,但中医药的影响却远播四方。在距离南阳千里之外的香港,年轻的区成辉恪守着“中医祖训”,用“一味汤方济苍生”的情怀,敦行着一个医者的仁术与爱心。

  谈及香港中医药产业发展,特别是南阳与香港合作发展的契机,区成辉对大公报表示,南阳拥有强大的中医药基础,香港则拥有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广阔舞台,在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方面,南阳“基础皆备”,而香港正是那股不可或缺的“东风”。双方可共同编订国际认可的《中药药典》,订立中药制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助力中医药资源出海。

  大公报记者 张宝峰、刘蕊、戚红丽

  “医生啊,我以前喝这个方子,会拉肚子。”听了患者的陈述,区成辉拿来中药饮片的配方,仔细看后发现都是一些调补脾胃的药,“抛开药量和个体差异的因素,患者说的问题多数跟中药饮片的质量有关系。”在香港从事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区成辉听很多医师说起过这样的状况。

  港中药资源质量存“痛点”

  与化学配方不同,中药对药材本身的性状要求很高。而药材的药性、药力、药效,又与产地的土壤、气候、降水,密切相关。“因为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优势条件,南阳不但能产出‘八大宛药’,还成为‘众方之宗、方书之祖’,拥有非常好的中医药基础。”区成辉说,反观香港,由于地理资源方面的限制,中药材靠进口,使得中药资源的质量一直是一个难以回避的痛点。

大公报

  区成辉用中医正骨推拿以及针灸的疗法治疗一名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

  区成辉是一位土生土长的香港男孩,出于从小对传统医药文化的热爱,在报考大学时,他力排众议,毅然选择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单人独行,北上学医。五年时光,荏苒即逝。2019年7月,区成辉学成返港,兑现初心,当上了一名中医医师,至今已近五年执业经历。

  谈到香港与内地在中医药发展环境方面的差异,区成辉感慨颇深,“香港与内地最大的差别就是中医药基础建设。比如,小至街道宣传、中小学知识科普,大至院校教育、中医院建设、法律规章设立等,内地都有着丰厚的发展历史和条件,这也正是香港中医药界持续努力的方向。”

  港公营医疗缺中医发力空间

  “在香港的公营医疗体系中,中医相对缺乏发力空间。”区成辉说,“年前,我接到一个中风病人进院治疗的诉求。其实针灸是很常见且临床效果很好的中风治疗方法,但在病人家属与医院多番沟通后,依然没办法突破规条上的限制,导致最后我也没办法为这位病人在院内提供及时的中医治疗。”

  “事实上,在需求与供应的关系上,香港与南阳是最完美的配对。”区成辉说,南阳拥有强大的中医药基础,香港则拥有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广阔舞台。在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方面,南阳“基础皆备”,而香港正是那股不可或缺的“东风”。

  区成辉说,当前香港正努力加强中药材标准化技术领域交流,包括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与安全相关标准的研究和制订,以及有关中药质量与安全检测等范畴。“接下来,希望香港能够推出获得国际承认的《中药药典》,让各国中药或中成药在进口时都能趋近同一标准,这才能建立让南阳以及内地其他地区的中医药资源走上通往国际的绿色通道。”

  区成辉(前排右二)与第一届全港中学生中医药辩论比赛参赛者合照。

  结合AI科技 中医“青春化”

  身为一名90后,区成辉跟人们印象中的“老中医”完全不同,没有眼镜算盘,没有正襟危坐,区成辉不断用自己的努力,让中医“活”起来,按他自己的话说,“我要成为一名最潮的中医。”

  “我所形容的‘潮’,不是潮玩和胡闹,而是让中医药文化‘青春化’,进而得到更快的普及,因为这才是让香港中医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回港执业后,区成辉创立了以年轻人为消费族群的诊所品牌,并在不同平台上用诙谐幽默的方式普及中医知识。区成辉还经常回到中学母校分享在北京学习中医的经历,并到中小学进行中医讲座。“在分享中,我最爱说到五行的概念。”

  近年来,数字化风潮席卷全球。一些人甚至预测,未来可以实现“电脑开方”“AI治病”。“最近就有一个手提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定中药系统,使用图像分析及算法,数十秒内就能分辨药材的真伪和质量,这就可以帮我们解决香港中药饮片的质量管控问题。此外,科技还是促进‘中医年轻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我非常赞成AI和中医的结合。”

  但区成辉同时表示,“因为中医倡导的是个体化治疗、辨证论治、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所以如果要深入到治病的层面,我认为那将是AI无法深度抵达的地方。因为,在中医的世界,可能1+1=2,也可能1+1=3,而并没有可以固定的标准。”

  首间中医医院料明年落成。图为香港首间中医医院模型。中新社

  冀让港公院病人多些中医选择

  谈及当前香港发展中医药面临的问题,区成辉坦言,以教育学习为例,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中,临床跟诊学习是每位杏林学子必须经历的过程,但由于香港仅有地区诊所,而缺乏中医院体系,所以大部分香港学生必须往广东的中医院学习进修。

  “又因为内地主要以中西结合的体系治疗为主,香港则由传统中医治疗主导,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回港执业,却鲜有用武之地。”区成辉说,希望透过未来将军澳中医院的建设和法律规章的改善,能让学生们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出更多的香港中医药人才。

  新冠疫情后,香港中西医疗合作发展迅速,新冠病毒病的中西医疗中心、政府资助的病后中药调理、中西药物不良反应资料库等纷纷建立。“但在一些本源的医疗体制上的改革,可能更为迫切和急需,至少可以在公营体系中让病人多一些中医治疗的选择。”区成辉建议。

  千年仲景文化 促进“康养游”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品质的追求,“康养游”越发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而在拥有良好康养基础条件的地方,“康养游”更日益成为当地发展文旅产业的一张先手牌。

  近日,在“医圣故里”河南南阳,大公报记者就看到了当地发展“康养游”的蔚然景象:在医圣文化园,游客们积极地了解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的传奇,从中医药传承千年的厚重历史中体味中华瑰宝的神奇;在西峡,人们则在山水间畅玩之外,走进仲景製药小镇、山茱萸种植基地,零距离感受“药材好 药才好”的魅力。

  “南阳拥有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地、中国月季之乡、世界艾乡等文化品牌,这是发展健康旅游的核心价值,也是独一无二的特色内涵。”在南阳参加第十六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的专家对大公报表示,南阳完全可以发挥“全球中医圣地”的品牌优势,为康养旅游服务赋能,促进旅游消费提质升级。

  文旅部机关服务局党委书记、副局长李建军亦在此间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重视与日俱增,打造健康旅游消费新场景、激发健康旅游消费新活力,空间广阔、潜力巨大。”近年来,南阳突出中医药特色禀赋,打造特色朝圣拜祖游、中医体验游、中药观光游等中医药健康旅游路线,形成独具一格的健康旅游市场。

  游客在西施兰展位现场试用相关产品。大公报记者刘蕊摄

  建药材战略储备 解决农民“卖药难”

  在近日举行的仲景大健康产业博览会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众多客商、游客与市民汇聚一堂,参观交流、体验洽谈。在道地宛药展区,大公报记者注意到,一家名为西施兰(南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展位被围得水洩不通,游客或在咨询产品价格或正在试用相关产品。

  大公报记者了解到,西施兰药业是河南省第一家内地与港合作企业,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创新,已成为内地人体除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行业龙头型企业。公司推出的“西施兰艾草精油”就是从南阳地理标志产物“南阳艾”中提取出艾精油,运用到护肤产品中,实现了经典与新潮的完美结合。

  西施兰药业董事长郑鸿对大公报说,中药材行业有“涨三年、跌三年,不涨不跌又三年”的周期循环,有明显的淡旺季。因此,为推动南阳中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应该发挥中药材战略储备的“蓄水池”作用,实施“丰储欠补”,在某些药材低价滥市、农民失去种植信心的时候,加大战略储备,解决农民“卖药难”的问题,同时规避高价储备风险,防止价格暴涨暴跌。

  作为“宛港两地”的交流使者,郑鸿呼吁南阳可与香港组织定期的“中医药兴趣班计划”,与河南中医学院及中医药相关产业、中医药大师等一同策划计划及行程。“未来,这一兴趣班既可培养学习推广中医药产业,也可以成为深度文化旅游的品牌。”

  《伤寒杂病论》有几劲?

  1.奠基中医临床医学

  《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以前临床经验,提出八纲、脏腑、气血津液等辨证方法,建立以六经论伤寒、脏腑论杂病的理论体系,奠定临床医学发展基础。

  2.创立六经辨证体系

  《伤寒杂病论》分析外感疾病演变中的各种证候,提出六经辨证理论,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归纳病证,并根据各种因素指导临床诊治。

  3.提出系统治则治法

  《伤寒杂病论》强调治病必求于本,制订了扶正祛邪等治则,并提出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八种治疗方法,至今仍然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

  4.收录大量有效方剂

  《伤寒杂病论》收录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包括许多经典名方,如桂枝汤、麻黄汤、小柴胡汤等。这些方剂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检验,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

  5.深远影响后世医家

  《伤寒杂病论》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医家都从中受益匪浅。它不仅指导了中医临床实践,也对中医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南阳中医药


责任编辑:晨曦

上一篇:香港文汇报:河南增人手抢收抢运
下一篇:大公报:河南“王婆”忙说媒 燃点青春爱火花